白葉枯病發(fā)病規(guī)律及防治方法
2018-12-6 14:49:33
白葉枯病是水稻一大病害,嚴重時減產40%~50%,甚至顆粒無收。本病除新疆外,我國其他稻區(qū)均有發(fā)生,在華東、華中和華南稻區(qū)發(fā)生較普遍。其中以葉部、節(jié)部發(fā)生為多,發(fā)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減產。
1、水稻白葉枯病癥狀:
水稻白葉枯病-為害植株癥狀整個生育期均可受害,苗期、分蘗期受害最重,葉片最易染病。主要為害葉片,嚴重時也為害葉鞘,先從葉尖或葉緣開始,出現(xiàn)暗綠色水浸狀線狀斑,很快沿線狀斑形成黃白色病斑,然后沿葉緣兩側或中脈擴展,變成黃褐色,最后呈枯白色,病斑邊緣界限明顯。在抗病品種上病斑邊緣呈不規(guī)則波紋狀。
2、病原與發(fā)生規(guī)律:
水稻白葉病屬細菌病害。病菌主要在稻種、稻草和稻樁上越冬,重病田稻樁附近土壤中的細菌也可越年傳病。播種病谷,病菌可通過幼苗的根和芽鞘侵入。病稻草和稻樁上的病菌,遇到雨水就滲入水流中,秧苗接觸帶菌水,病菌從水孔、傷口侵入稻體。用病稻草催芽,覆蓋秧苗、扎秧把等有利病害傳播。早、中稻秧田期由于溫度低,菌量較少。
3、防治方法:
一是加強植物檢疫;
二是選種植抗病品種;
三是加強栽培技術管理:提倡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,加強水肥管理,淺水勤灌,雨后及時排水,分蘗期排水曬田,秧田嚴防水淹。
四是妥善處理病稻草,不讓病菌與種、芽、苗接觸,清除田邊再生稻株或雜草。健全排灌系統(tǒng),實行排灌分家,不準串灌、漫灌和嚴防澇害;
五是種子處理:用50倍液的福爾馬林浸種3小時悶種12小時,洗凈后再催芽。
六是化學防治:50%氯溴異氰尿酸1000倍液或77%氫氧化銅懸浮劑600一800倍液均勻噴霧,視病情間隔7一10天噴1次,連續(xù)3一4次。
上一條
下一條